調式
調式的簡單白話解釋是「在一個音階中,音跟音之間的排列模式」,這一頁所指的皆是現代音樂一般使用的調式觀念,而非古希臘調式及中古世紀的教會調式。
大、小調
絕大部分的、共曉時期(Common Practice Period,約 1600-1900)西方古典音樂,不外乎就是使用兩種調式,一個叫做「大調」,另一個叫做「小調」。
大調
大調,就是你很熟悉的 Do Re Mi Fa Sol La Si Do(以下簡稱「DRMFSLSD」)的排列模式,注意我們指的不是 DRMFSLSD 這些「音」,而是這些音的「排列模式」。
不曉得你有沒有想過,為什麼 DRMFSLSD 會聽起來像是 DRMFSLSD 呢?為什麼 DRMFSLSD 當中只要有一個音不對,你就會馬上察覺到呢?這是因為 DRMFSLSD 有一個特定的排列模式,它的音跟音之間有一個特定的距離關係。
假設我們把 DRMFSLSD 這八個音的音高頻率,放在一條數線上,他們就會長成這個樣子。
這邊的重點是,DRMFSLSD 這八個音的高低關係,其實不是等距離的,他們其中有一些音距離比較近,另外一些比較遠。我們把兩個音之間音高距離比較近的地方叫做「半音」,比較遠的地方叫做「全音」。
DRMFSLSD 這八個音中間會有七個間隔,這七個間隔依照順序是「全音、全音、半音、全音、全音、全音、半音」,全全半全全全半。這是非常重要且基本的樂理,強烈建議你把它們背起來。
一旦記得「全全半全全全半」這個排列模式之後,你就可以從任何一個音開始,依照同樣的排列模式,製造出一串聽起來很像是 DRMFSLSD 的音階。只要你找到八個音,他中間的七個間隔依序剛好是「全全半全全全半」,我們就把這個音階叫做「大調」,他聽起來就會很像是 DRMFSLSD。
大調音階中各個音的名稱:
首調唱名 | 中文名稱 | 英文名稱 |
---|---|---|
do | 主音 | Tonic |
re | 上主音 | Supertonic |
mi | 中音 | Mediant |
fa | 下屬音 | Subdominant |
so | 屬音 | Dominant |
la | 下中音 | Submediant |
ti | 導音 | Leading tone |
小調
一旦你有了一個大調音階之後,要產生小調音階就很簡單了。你需要做的只是把大調音階的第三、第六和第七個音降低半音,這樣你不是就得到一個新的排列模式了嗎?我們就把這個模式叫做小調。
譬如我們有 C 大調是 DRMFSLSD,我只要降低第三、第六和第七個音,變成 C D Eb F G Ab Bb C,這樣就變成 C 小調了。
小調音階中各個音的名稱:
首調唱名 | 中文名稱 | 英文名稱 |
---|---|---|
la | 主音 | Tonic |
ti | 上主音 | Supertonic |
do | 中音 | Mediant |
re | 下屬音 | Subdominant |
mi | 屬音 | Dominant |
fa | 下中音 | Submediant |
so | 下主音 | Subtonic |
七個調式
前面說了 DRMFSLSD 這八個音之間,一共有七個間隔,這七個間隔的刻度差距依序是「全全半全全全半」;如果我們今天把排頭的 Do 踢掉,換成由 Re 排第一個的話,七個間隔的刻度差距就會變成「全半全全全半全」;如果再把 Re 踢掉,換 Mi 排第一個的話,間隔就會變成「半全全全半全全」。
依此類推,其實 Do、Re、Mi、Fa、Sol、La、Si 這七個音都可以當作調式的第一個音,每一個音開頭的排法都會產生不同的全、半音間隔組合,這就是七種不同的調式,而且這七種調式還都有自己的名字。
名稱
七個調式的名稱依序是:
- (Do 當排頭的)艾奧尼安調式(Ionian Mode)
- (Re 當排頭的)多利安調式(Dorian Mode)
- (Mi 當排頭的)弗利吉安調式(Phrygian Mode)
- (Fa 當排頭的)利地安調式(Lydian Mode)
- (Sol 當排頭的)米克索利地安調式(Mixolydian Mode)
- (La 當排頭的)伊奧利安調式(Aeolian Mode)
- (Si 當排頭的)洛克利安調式(Locrian Mode)
這些「什麼什麼安」的很難記的名詞,都是取自古希臘調式的名字,但現在我們所理解的調式,跟古希臘調式的關聯處也只剩下名字而已了,現代調式不論是排列組合、用法和概念都與古希臘時完全不同。
口訣
這七個調式的名字和排列模式是每年音樂班、音樂系樂理考試的必考題,所以我們有一個口訣,讓你可以比較快速的把這七個名字記起來,這個口訣是 Wiwi 一個在師大附中音樂班的學生發明的,好和弦再次將它傳承下去,口訣是:
- Ionian 的開頭是 I,所以是「我」。
- Dorian 是 D,所以是「的」。
- Phrygian 是 P 開頭,所以是「霹」。
- Lydian 有 ly,所以是「靂」。
- Mixolydian 是 M 開頭,所以是「貓」。
- Aeolian 是 A 開頭,所以是「阿」。
- Locrian 有 Lo,所以是「洛」。
七個調式的特色
調式的亮度
調式的亮度,和其升降記號有直接的關係。升記號多,亮度較大;反之,降記號多,亮度較小。
亮度由大到小依序為(括號內的數字代表以大調的「第幾音」開頭):
- Lydian(4)
- Ionian(1)
- Mixolydian(5)
- Dorian(2)
- Aeolian(6)
- Phrygian(3)
- Locrian(7)
由括號內的數字可以看出,亮度和「五度」有相當密切的關係。
調式系列影片
- 第 21 集《什麼是大調和小調?》
- 第 22 集《小調的三種模式:自然/和聲/旋律小音階!》
- 第 23 集《搞懂七種調式,以及永遠把它們的名字記起來!》
- 第 24 集《Ionian/Dorian/Aeolian 調式!》
- 第 25 集《Phrygian 和 Lydian 調式!》
- 第 26 集《Mixolydian 和 Locrian 調式!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