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次搞懂「奏鳴曲式」!
跳至導覽
跳至搜尋
這是好和弦的第 221 集,首播日期為 2019 年 6 月 1 日。
在這一集 Wiwi 講解了奏鳴曲式的基本結構。
YouTube 影片
主題時間表 | |
---|---|
主題 | 時間 |
奏鳴曲 | 28s |
奏鳴曲式 | 1m42s |
流程 | 3m43s |
調性走向 | 5m13s |
範例 | 6m34s |
摘要
奏鳴曲
奏鳴曲(Sonata)此字彙源自拉丁文的 sonare,即發出聲響。初期的奏鳴曲可泛指任何以樂器演奏而非人聲的音樂作品,至 18 世紀中葉(古典時期)改為必須具備以下兩種條件,方能稱為「奏鳴曲」:
- 鋼琴獨奏或鋼琴與另一樂器之二重奏的樂曲。
- 含有多於一個樂章。
奏鳴曲式
奏鳴曲式(Sonata form),是指古典時期以後,奏鳴曲、協奏曲或交響曲第一樂章最常見的樂曲段落安排方式。標準的奏鳴曲式樂章包括以下段落:
- 呈示部(Exposition):有二個性格對立的主題。第一主題若為大調,第二主題會在其屬調;第一主題若為小調,第二主題會在其關係大調。
- 發展部(Development):以主題中的素材作發展,有時也會加入全新的素材。調性通常不穩定或模糊,長度可長可短。
- 再現部(Recapitulation):重現主題,但第二主題轉到主調,與第一主題調性相同。
範例
Muzio Clementi:Sonatine, Op. 36 No. 3,第一樂章,由 Wiwi 演奏。
- 呈示部
- 第一主題:C Major,12 小節,活潑。
- 第二主題:G Major,14 小節,較為柔和。
- 發展部:9 小節, 第 1 小節為第一主題第一小節的反過來,5-6 小節為第二主題 6-7 小節的變形。和聲為:G|Am/G|G7|C/G|G7|Cm/G|G,只有第 6 小節的 Cm/G 為遠系調和弦,很保守。
- 再現部:完全按照標準奏鳴曲式格式寫成,第一主題 13 小節,第二主題 16 小節。
彩蛋及其他
一邊……一邊聽
這次的大包裝 MP3 版可以一邊「看婚紗」一邊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