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切分」修訂間的差異

出自 NiceChord Wiki
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
(已建立頁面,內容為 "'''切分''',就是「不按強弱拍規律出現重音的情況」。 == 強弱拍 == 在一般的節拍中,一個小節的第一拍的位置,應該放…")
 
RH對話 | 貢獻
 
行 1: 行 1:
'''切分''',就是「不按強弱拍規律出現重音的情況」。
+
'''切分(Syncopation)''',就是「不按強弱拍規律出現重音的情況」。
  
 
== 強弱拍 ==
 
== 強弱拍 ==
  
在一般的[[節拍]]中,一個小節的第一拍的位置,應該放上一個比較強的音,叫做「'''強音'''」。其他位置的音應該比較弱,叫做「'''弱音'''」。(參見:[[節拍#強弱音]])
+
在一般的[[節拍]]中,一個小節的第一拍的位置,應該放上一個比較強的音,叫做'''強音''';其他位置的音應該比較弱,叫做'''弱音'''。(參見:[[節拍#強弱音]])
  
但,如果在應該出現強音的「'''強拍'''」上,卻沒有出現「強音」,或者「強音」出現在應該出現弱音的「'''弱拍'''」上,就是「切分」。
+
如果在應該發生強音的'''強拍'''上沒有強音,或者強音出現在應該出現弱音的'''弱拍'''上,就稱作「切分」。
  
 
出現切分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:
 
出現切分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:
行 13: 行 13:
 
直接把強音拿掉。這樣,強拍上就沒有音,自然就不會有強音。
 
直接把強音拿掉。這樣,強拍上就沒有音,自然就不會有強音。
  
聽者在聽這段音樂的時候,正期待著這裡會出現一個強音,卻沒有出現,就會有「欸?怎麼沒來?」的想法。
+
聽者在聽這段音樂時,正期待著這裡會出現一個強音,卻沒有出現,就會有「欸?怎麼沒來?」的想法。
  
但是,這只適用于「前面都有這個強音,只有這裡沒有」的情況。如果從開頭的每一小節,都是沒有強音的,聽眾也不會有這種想法了。
+
但是,這只適用於「前面都有強音,只有這裡沒有」的情況。如果曲子從頭到尾都是沒有強音的,聽眾也不會有這種想法了。
  
 
=== 提前出現 ===
 
=== 提前出現 ===
  
如果某個小節的第一個音,提前到前一個小節的最後一拍出現,那麼這個音的強音位置,就偏離到前一小節的最後一拍了。這樣也讓原本的強拍上沒有強音。
+
如果某個小節的第一個音,提前到前一個小節的最後一拍出現,那麼強音的位置就偏離到前一小節的最後一拍了。這也會使原本的強拍上沒有強音。
  
這個「提前出現」,可以將旋律提前,也可以將換和弦的時間提前,也可以兩者同時提前。這樣做的好處,首先是可以讓節奏變帥;其次是,在架子鼓的「動次打次」打出最強的「動」的時候,主唱的聲音不要被蓋住。
+
這個「提前出現」,可以將旋律提前,也可以將換和弦的時間提前,也可以兩者同時提前。這樣做的好處,首先是可以讓節奏變帥;其次是,在爵士鼓的「動次打次」打出最強的「動」的時候,主唱的聲音不要被蓋住。
  
 
=== 弱強—弱 ===
 
=== 弱強—弱 ===
行 27: 行 27:
 
一個小節中,如果第二拍的音比第一拍還要長,那麼聽者就會自然覺得第二拍這個音要強一些。
 
一個小節中,如果第二拍的音比第一拍還要長,那麼聽者就會自然覺得第二拍這個音要強一些。
  
在一個四拍子的小節裡,寫「四分音符+二分音符+四分音符」的節奏,就會出現這種情況。我們通常把這樣的節奏稱為「'''切分節奏'''」。
+
在一個四拍子的小節裡,寫「四分音符+二分音符+四分音符」的節奏,就會出現這種情況。我們通常把這樣的節奏稱為'''切分節奏'''
  
「切分節奏」也可以理解成前面提到的「提前出現」的變種,也就是提前第三拍的「次強音」到第二拍來,這樣第二拍就變成了強音。
+
切分節奏也可以理解成前面提到的「提前出現」的變種,也就是提前第三拍的「次強音」到第二拍來,這樣第二拍就變成了強音。
  
 
=== 隨意改節奏 ===
 
=== 隨意改節奏 ===
  
照著這個思路,也可以提前任何一個音符,比如把第二拍的音符提前到第一拍的後半拍。這樣可以讓兩拍中間的空白處也填上音符,聽起來節奏會稍微複雜一些。亦或是把某小節的所有的音都延後半拍,或者都提前四分之一拍,這些都是改變節奏的方法,只要改變了重音的位置,就都是切分的一種,也就都會有切分帶來的節奏複雜的感覺。
+
照著這個思路,也可以提前任何一個音符,比如把第二拍的音符提前到第一拍的後半拍。這樣可以讓兩拍中間的空白處也填上音符,聽起來節奏會稍微複雜一些。亦或是把某小節的所有的音都延後半拍,或者都提前四分之一拍。只要改變了重音的位置都算是一種切分,會使節奏變得更複雜、更難以捉摸。
  
 
== 相關影片 ==
 
== 相關影片 ==
  
 
* [[切分節奏!]]
 
* [[切分節奏!]]

於 2019年6月6日 (四) 18:54 的最新修訂

切分(Syncopation),就是「不按強弱拍規律出現重音的情況」。

強弱拍

在一般的節拍中,一個小節的第一拍的位置,應該放上一個比較強的音,叫做強音;其他位置的音應該比較弱,叫做弱音。(參見:節拍#強弱音

如果在應該發生強音的強拍上沒有強音,或者強音出現在應該出現弱音的弱拍上,就稱作「切分」。

出現切分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:

欸?

直接把強音拿掉。這樣,強拍上就沒有音,自然就不會有強音。

聽者在聽這段音樂時,正期待著這裡會出現一個強音,卻沒有出現,就會有「欸?怎麼沒來?」的想法。

但是,這只適用於「前面都有強音,只有這裡沒有」的情況。如果曲子從頭到尾都是沒有強音的,聽眾也不會有這種想法了。

提前出現

如果某個小節的第一個音,提前到前一個小節的最後一拍出現,那麼強音的位置就偏離到前一小節的最後一拍了。這也會使原本的強拍上沒有強音。

這個「提前出現」,可以將旋律提前,也可以將換和弦的時間提前,也可以兩者同時提前。這樣做的好處,首先是可以讓節奏變帥;其次是,在爵士鼓的「動次打次」打出最強的「動」的時候,主唱的聲音不要被蓋住。

弱強—弱

一個小節中,如果第二拍的音比第一拍還要長,那麼聽者就會自然覺得第二拍這個音要強一些。

在一個四拍子的小節裡,寫「四分音符+二分音符+四分音符」的節奏,就會出現這種情況。我們通常把這樣的節奏稱為切分節奏

切分節奏也可以理解成前面提到的「提前出現」的變種,也就是提前第三拍的「次強音」到第二拍來,這樣第二拍就變成了強音。

隨意改節奏

照著這個思路,也可以提前任何一個音符,比如把第二拍的音符提前到第一拍的後半拍。這樣可以讓兩拍中間的空白處也填上音符,聽起來節奏會稍微複雜一些。亦或是把某小節的所有的音都延後半拍,或者都提前四分之一拍。只要改變了重音的位置都算是一種切分,會使節奏變得更複雜、更難以捉摸。

相關影片